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 首页 >
  2. 资讯公告 >
  3. 微观-引论

微观-引论

 Apr 25, 2018 5:33:26 PM  16814人 来源: 尹伯成

第一节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专栏1-1   亚当.斯密的市场经济观

亚当·斯密 (1 7 2 3—1 7 9 0) — 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最重要代表人物,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的鼻祖。他的市场经济理论观点完整地表述在他的代表作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一书中,主要有:

1 . 分工与交换。 劳动生产力的最大增进是分工的结果,而分工是人类交换倾向引起的,因为人们在交换过程中发觉与其什么事情都自己做,还不如专门做一种事情,生产一种东西,然后相互交换,可以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利益。既然分工起因于交换,故分工的程度要受到市场大小的限制。

2 . 交易与互利。人们交易做买卖是出于自利的打算。任何交易行为,交易者考虑的都是自己的利益,因而要能使交易成功,就必须考虑对方的利益,做到互利互惠,否则交易就不能成功。“不论是谁,如果他要与旁人做买卖,他首先就要这样提议。请给我以我所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获得你所要的东西:这句话是交易的通义。”

3 . 市场价格与资源配置。商品交换必须以货币做媒介。商品换得的货币就是价格。买卖双方的竞争会促使一切商品价格不断趋向自然价格。这就是供求决定价格;反过来,市场价格波动又会对供求关系进行调节,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这种作用要靠人们为追逐利益而展开的自由竞争。

4 . 无形之手与社会福利。经济必须自由,国家不用干预。如果国家不加干预,让各人在不违反正义的法律前提下为追逐自己的利益而公平竞争,往往能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因为每个人都努力把他的资本尽可能用来支持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能达到最高程度的产业,这必然竭力使社会的年收入尽量增大起来。他们尽管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所盘算的只是己的利益,但在这场合,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这就是市场经济中的 “看不见的手” 或者说“无形之手” 解决资源优化配置,增进社会福利的有效机制。

5 . 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同样,开展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不仅可以从外国购得比国内制造便宜得多的商品,还能把本国全部资本与劳动使用到最有利的用途上去,从而使国民财富能够以最大速度增长。

 

专栏1-2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1883—1946) — — 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现代西方国家需求管理政策的创始人。他的经济理论和政策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

凯恩斯的经济思想是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的产物。当时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是就业问题,而就业问题的解决,要靠企业能开工,产品有销路,这就要提高社会的有效需求。

凯恩斯根本否定了传统经济学的生产或者说供给本身会创造需求的理论,认为有效需求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消费存在一个消费支出跟不上收入增加的所谓边际消费倾向递减问题。 这样,随着产出和收入的增长,总供给和总消费需求之间的差额就会不断增大。 这个差额必须由投资需求来弥补,否则有效需求不足就会使社会经济低于充分就业水平。用投资来弥补有效需求不足时,增加一笔投资还能造成几倍于这笔投资的收入量的乘数效应。在社会经济萧条时,如果私人企业投资需求不足以使经济充分就业,就需要政府直接增加支出和公共投资。这种支出和投资也有乘数效应,因此,即使出现赤字也有必要用积极财政政策来克服萧条。这种积极财政政策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私人企业的投资需求很不稳定。由于人们对经济未来前景的预期很容易波动,在人们对经济未来前景的预期比较悲观时,尤其需要政府用直接增加支出和公共投资的政策来帮助私人企业恢复和提高投资信心。

在利息和货币理论方面,凯恩斯也否定了传统经济学,认为利率不是如古典经济学家所说的那样由储蓄 (资本供给) 与投资 (资本需求) 的对比关系决定,而是由货币的需求与供给的对比关系决定。人们出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人们的收入水平,而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利率。货币供给则由中央银行决定。在货币供给量一定时,对货币需要越大,利率就越高,这会阻碍投资,影响就业。为此国家货币当局应当用增加货币供给的政策来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和增加就业。但是这种政策的作用有限,因此在调节经济方面还是要以财政政策为主。

凯恩斯这套理论被认为是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在经济理论上,用有效需求理论否定了萨伊定律,否定了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一定会导致充分就业均衡的传统理论; 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上,开创了有别于传统经济学个体分析的以总量分析方法研究总体经济活动的宏观经济学;在政策主张上,主张国家应当积极干预经济,用经济政策尤其是财政政策对总需求加以管理,因此成为国家干预主义的开创者。